为什么景区客流量很高,营业额收入依旧上不去?是产品设计有问题?还是景区服务差?又或者是景区渠道推广有问题呢?笔者认识的一家本地景区,在这之前,景区一直困扰一个问题,那就是景区明明客流量很高,但是每个月的营业额总是不见增长,就算是节假日客流高峰期,比景区预设的营业额总是差那么点儿。为此,这家景区提升营业额做了哪方面的改善呢?
因为这是一家本地景区,景区首要改善了会员充值营销活动,比如原来基础上会员充值500元赠送100元,进行了优化,充值500元赠送200元,而且还会赠送一些景区的土特产,景区也还设置了土特产赠送名额有限活动。这一充值赠送的营销活动,为景区带来了一波流量,累积了一定的量的会员数量,但是离预想的整体营业额还是差那么点。
难道是因为游客在景区的游乐项目不多吗?考察了相同类型的景区,景区运营投资人觉得,同样性质的景区,别人家的消费项目蛮多,可以拿过来借鉴。就这样,景区就考察了一些会员,他们想要的一些游乐项目有哪些后,进行了增设。这一举措,也只是让新老会员有充值的意愿,对于景区整体收入而言,效果微乎甚微。
此外,景区目前有线下窗口售票,美团网售票,抖音售票等,对于售票渠道的开发,景区还建立了自己的直销渠道,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,提供一些景区的服务,如门票预订,餐厅购票,土特产购买等,包括周边景区酒店的订购,方便了游客。还对接了一些本地网红抖音,为景区门票进行带货。但是从景区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,虽然这一系列的措施,提升了景区的门票收入,但是对于其他的消费项目来说,好像也没有什么增长。
难道是景区的服务差,导致口碑不好?根据关键字,景区运营人员还通过微信,抖音,微博,小红书,百度,知乎等一些自媒体渠道,了解下游客对景区评价,其中有好的评价,也有差的评价,通过整理,5%的内容有对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有较高的期待。为此,景区还特意邀请了专业的服务老师为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,比如微笑服务,提前预知服务,景区知识专业度提升等等,还对景区工作人员的着装进行了统一规范,虽然是一家本地景区,但是经过此番的景区服务人员培训,景区服务形象有了星级的标准。
最后,景区还专门采购了一套智慧票务管理系统来进行科学规范运营。通过景区半年的运营,虽然对门票收入,服务好评,会员数量等得到了有效提升,但是对于景区的整体收入而言,还是没有明显的增长。这家本地景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?因为智慧票务管理系统在景区的落地应用,支持景区大数据分析,比如出入园数据,票种类型购买排行,还有景区二消项目消费数据等,我们发现,景区内的二消项目消费频次非常的低,而且每个游客从入园到出园的数据来看停留时间都不是很长,可能是因为二消项目的时间都没有过长的,可能半天就可以游玩。
针对这一点,我们建议这家景区这样进行调整,把部分二消项目的可用次数进行了提升,不同二消项目根据以往的数据来进行增设,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游客停留在景区内的时间更长一些,呆的时间越长,就会产生更多消费。事实证明,通过在智慧票务管理系统修改了产品的可用次数,3个月后,景区的整体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。
原先有很多老传统景区投资人问我,景区为什么需要投入智慧票务管理系统,我想上述案例就是给你的理由,智慧票务管理系统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一套系统,实际上如果景区妥善利用,会发现智慧票务管理系统能够给景区带来足够大的财务价值,实现现金流的正向增长。